中华品牌之家欢迎您~!
设为首页
医院实验室的三级流程设计,指的是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地规划和优化实验室内部的人员、样本、物品和污物的流动路径,其根本目的是保障安全、提高效率、避免交叉污染。
这三级别分别是:

一级流程(宏观规划-建筑层面)
定义:一级流程主要解决实验室在整个医院建筑中的位置,以及它与医院其他关键部门(如急诊、病房、手术室、门诊)之间的外部联系。这是最高层次的流程规划。
核心考量点:
位置选择:实验室应设置在哪个楼层、哪个区域?通常建议靠近样本来源大户(如急诊、ICU、手术室),以缩短样本运输距离和时间。
物流通道:如何与医院中心供应室、药房、被服库、医疗废物暂存点等实现物资和污物的高效流转?
人员入口与通道:实验室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患者、访客各自的入口和通道如何设置?应做到洁污分离、人货分流。
样本接收窗口:外部样本(如病房送检、门诊送检)的接收窗口位置是否方便快捷?
大型设备通道:是否预留了足够大的电梯、通道和门,以便未来大型仪器设备(如大型生化分析仪、流水线)的进场、安装和更换?
简单来说,一级流程决定了实验室的“大门”朝哪开,和“邻居”们怎么打交道。

二级流程(中观规划-实验室内部功能布局)
定义:二级流程是在实验室内部空间中,对各功能区域(如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PCR、办公区等)进行合理布局和关联,确保内部工作流顺畅。
核心考量点:
功能分区:明确划分清洁区(办公、休息)、缓冲区(更衣、准备)、污染区(实验核心区)、高危区(PCR、微生物)等。
工作流设计:
样本流:样本接收 → 前处理(离心、分杯) → 各个检测平台 → 样本存储。这个路径应最短、最高效、无折返。
人员流:工作人员从更衣室进入,到各自工作岗位,路径应避免穿越其他无关实验区,尤其是洁污交叉。
物品流:洁净物品(如试剂、耗材)从仓库到各实验区的补给路径。
相邻关系:将有逻辑关联的模块相邻放置。例如:
样本接收区应紧邻样本前处理区。
前处理区应靠近生化、免疫等大型自动化仪器所在的区域。
微生物实验室应相对独立,并配备生物安全柜。
PCR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试剂准备区 → 样本制备区 → 扩增区 → 产物分析区”的顺序布置,且空气压差需单向递减,防止扩增产物污染。
简单来说,二级流程是实验室内部的“城市规划”,决定了哪个功能区放在哪里,相互之间如何连接。

三级流程(微观规划-房间内部布局)
定义:三级流程深入到单个房间或工作单元内部,对家具、设备、水电、通风等细节进行规划,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高效、舒适的操作环境。
核心考量点:
人体工程学:实验台的高度、宽度是否合适?座椅是否可调节?仪器操作界面是否在舒适范围内?是否避免了频繁的弯腰和转身?
设备摆放:仪器设备的摆放顺序是否与操作流程匹配?相邻设备之间是否预留了足够的维修和散热空间?
水电气的接入点:电源插座、网络接口、纯水、压缩空气、真空泵接口的位置和数量是否满足设备需求且方便使用?是否避免了电线和水管在地面上缠绕?
储物空间:常用试剂、耗材的储物柜是否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危险化学品是否存放在专用的安全柜中?
安全设施:紧急洗眼器、冲淋装置、灭火器、生物安全柜、通风橱的位置是否显眼、易达且不影响主要通道?
简单来说,三级流程是“精装修”设计,关注的是实验人员在这个“工位”上是否好用、安全。

总结与关系
级别 | 设计范围 | 核心内容 | 比喻 |
一级流程 | 建筑层面 | 实验室与医院其他部门的关系、位置、大物流 | 城市规划(决定城市在国家的哪里,有哪些高速公路连接) |
二级流程 | 实验室内部 | 功能分区、样本/人员/物品的内部流动路径 | 城市区划(规划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以及连接它们的道路) |
三级流程 | 房间内部 | 家具设备布局、水电气点位、人性化操作细节 | 室内装修(规划每个房间的家具摆放、插座位置、动线) |
三者关系:这是一个自上而下、层层细化的过程。一级流程决定了二级流程的边界和框架,二级流程又为三级流程提供了空间和条件。一个成功的实验室设计,必须是这三者完美结合的结果,任何一级的疏忽都会导致整个实验室运营效率低下甚至存在安全隐患。